
不愿剝奪孩子累積財富的過程
澳洲父母認為,累積財富的過程很有趣,人生就像是一場游戲,賺錢只是為了維持生活需求。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恩愛情仇,悲歡喜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都值得去享受這從0開始的游戲。即便是自己的子女,他們也不想剝奪其累積財富,探索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權利。
澳洲的父母認為,他們對子女的責任在于,從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在求學時期,盡可能提供一切的條件讓他們變成更優秀的人,擁有日后積累財富,探索世界的資本。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雖說這句是中國的文言文,但澳洲人在教育子女上卻做的淋漓盡致。
在中國,窮人家的富二代越來越多
當然,并不是說中國父母將財富都留給孩子不對。但是,近年來,中國社會上卻出現了一個“病態”:寒門多出“富二代”。可能是出于補償心理,可能是出于內疚,家境不好的父母,越是覺得不能虧欠了孩子,越是“富”著養。
于是,窮人家的孩子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好吃懶做,全靠父母養。相反,吃苦耐勞的富二代越來越多,因為父母想讓孩子享受累積財富的樂趣,才不往此生。想深一層,這就是教育帶來的結果。
富人已經轉變教育方向,讓孩子自己獨立探索世界。跌倒了,沒關系,再爬起來。要學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孩子“窮”著養,培養獨立自主,堅韌不拔,能經受風雨的品質,在現在這個社會很重要。
澳洲人愛捐款 也是教育的一種
所以,澳洲人特別喜歡捐款,他們認為有多余的財富就應該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留給孩子。據統計,澳洲每年有上千億美元的捐款,其中80%是個人捐贈,而他們中70%是普通人。去年,澳洲人自愿捐款額達到了300億,81%的澳洲成年人即1490萬澳人做過慈善捐款。
另外,每9個成年澳人中就有約4個人在2016年做過義工,人們做義工的總時長是9.32億小時。當然,并不是說中國人沒有愛心,只是社會形態迫使國人不敢輕易捐款。深怕幫助的并不是有需要的人,而是養肥了一群只會動歪腦筋的騙子。
在澳洲,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想要你捐款時,都會非常坦誠。在發給你的信中,會清楚列明款項的用途,多少錢,給誰用,多少人用,怎么用。
重點是,有成效!!你會在捐款不久后,看到有你一份力的兒童游樂場,有你印記的學校。而且,澳洲慈善基金的透明度很高,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去查賬。
總的來說,東西方的傳統思想確實有著很大的差異。并非要討論孰是孰非,只是從財富的分配來看,澳洲父母似乎給了孩子更多獨自去探索世界的權利,同時也不用背負太多來自父母期望的壓力。如今,中國部分父母也已經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窮”著養并非意味著吃不飽,穿不暖。而是將他培養成一個有正確三觀的人,同時,讓孩子記得日后的道路還是要靠自己。
如果您對澳洲生活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5-13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5-23 10:00~17: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5-30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