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移民)聽說北極已經熱到要讓北極熊滅絕了?
話說這兩天,一場熱浪席卷全球,歐洲,美國,日本,中東,紛紛創下夏季高溫的歷史紀錄。 正在小編密切關注歐美社交媒體上對此的討論時,微信朋友圈上,突然有一篇叫 “北極圈罕見32攝氏度高溫,我們有生之年,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 的文章刷屏了。。。
的確,氣候變暖,北極圈冰雪消融,北極熊生存的冰面不就少了嗎?那北極熊不就要滅絕了?
想想就很有道理嘛。
為了讓文章更有渲染力,還要再配幾張催人淚下的圖片。
可蹊蹺的是,翻遍 CNN,BBC,和歐美所有主流媒體,自媒體, Reddit 和 Quora,竟然沒在熱烈討論32度高溫導致北極熊滅絕的問題,
難道只有中國的自媒體們關心北極熊的命運?
于是小編決定拿出雪藏了幾個學期的寫paper的本領,探尋一下背后的事實。
刷屏的自媒體文章,引用了歐美報紙的報道,說 “北極圈” 錄得了32攝氏度的高溫。
注意,是“北極圈”,這比北極,或者北冰洋,要大很多。
按照地理學定義,北緯66度以北,全都在 “北極圈”內。包括了阿拉斯加的北部,加拿大北部,俄羅斯,芬蘭,瑞典和挪威的北部領土等。圈內面積 2000萬平方公里,居住著 400萬人口。
而仔細研究一下新聞來源,會發現32度的北極圈高溫,來自于挪威北部,一個在北極圈內的叫 Banak 的氣象站。
這只是北極圈的一個邊緣地區啊。
那這個時候,北極地區的溫度,到底高不高呢?
答案是不高。。。
最權威的數據,來自于丹麥國家氣象研究:http://ocean.dmi.dk/arctic/meant80n.uk.php
對北緯80度以上區域的多采樣點監測。這組數據使用一個多位置采溫的平均計算模型,來得到一個代表北極地區(arctic are) 的平均值。
數據更新到發生32度高溫以后的8月4日。
下圖中,紅線是2018年(北冰洋多個海水觀測點的每天水溫綜合計算后的分析平均值ECMWF operational Model)。綠線代表 1958 到 2002 的歷史值。藍線代表攝氏零度。
除了今年的第一季度,從4月份以來,紅線和綠線基本重合。
從圖上來看,北歐7月的這次高溫,并沒有真的影響到北極地區的夏天。
當然了,上圖看到的1、2月份數據,也又一次提醒我們,北極地區的冬季溫度的確上漲了。
這樣下去,冰山消融,不利于北極熊生存,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從上世紀末以來,北極熊就被人們認為是“瀕危物種”。
不過近十年來,得益于不斷地減少狩獵,對北極冰架的多國聯合保護,和日益完善的科學研究,野外北極熊的數量,已經在慢慢恢復增長中。
從2013到2014年開始,在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北極熊已經不再被列為 “瀕危物種” (No Longer Endangered 不再瀕危)。
美國聯邦漁業和野生動物保護機構FSA對北極熊的保護等級,也從以前的“瀕危物種” Endangered,降級到了 “受威脅的物種” Threatened。
下圖是8月5日的截圖,FSA認為北極熊的受保護程度,還不如美洲豹Cheetah。后者才是瀕危動物。
FSA網站上,還有大量的請愿書,要求把北極熊列為瀕危動物。
但FSA的科學家做了大量研究后,不為所動。
因為事實就是,北極熊數量,自從上世紀60/70年代下跌后,正逐年穩步上漲,并在一些最大的棲息地逐年增加。
如果你居住在加拿大,有朋友擁有北極熊的狩獵許可,那你也會發現,政府發給因紐特人的北極熊狩獵許可數量 (hunting quota),今年還有所增長。
我們再來看看,2018 春季以來,野外北極熊的種群數量情況。
2018年5月底,英國鏡報發表文章稱,在北極熊最大的自然生存棲息地之一,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到處都是北極熊....減少獵殺海豹的救了北極熊?”
7月以來的北極圈內極端高溫,只在北歐北部。北極地區的夏季平均溫度相比常年,依然穩定。
北極熊經過人們長年的保護,種群數量已經不再瀕危。即使在2018年,權威機構依然預測北極熊“熊口”穩定,并且在最大的棲息地之一有增長。
2018年的夏天,對北極熊來說,還算是個正常的夏天。保護北極熊需要長期的努力,不僅僅需要減緩全球變暖,保護極地冰架,更需要減少偷獵。
最后,感謝借著“北極圈32.4度”這個熱點刷爆朋友圈的自媒體文章,進一步引起大家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
除了關注,同情和感動,我們還需要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實事求是的態度。
更多加拿大投資移民資訊,請致電重慶澳星移民:023-63021818。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5-23 10:00~17: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5-23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5-23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