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美國移民,不僅僅是國內的熱門話題,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人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努力。近日,國際移民組織(IOM)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發布了《世界移民報告2018》中文版。把握趨勢,方得未來!下面就來為大家解讀梳理這份信息量巨大的移民報告。
1了解全球移民概況
移民數激增,大部分生活在高收入國家
2015年全球國際移民數量為2.44億,占世界總人口的3.3%。換言之,大約每30人中就有1位國際移民。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國際移民居住在高收入國家,人數大約為1.57億;約有770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中等收入國家,900萬國際移民生活在低收入國家。
雖然全球國際移民的比例在此期間明顯增長了,絕大多數人仍選擇繼續生活在他們出生的國家。2015 年大多數國際移民(約占總數的 72%)正處于工作年齡(20 到64 歲),而在 2000 到 2015 年期間 20 歲以下的移民比例略有下降(從 17% 降至 15%),65 歲以上的國際移民自 2000 年起比重則保持穩定(大約為 12%)。
世界人口加速流動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共計有2.44億國際移民,占全球總人口的3.3%,相當于全世界每30人就有1人移民。
在所有國際移民中,男性數量略高于女性,男性占總數的52%,女性則占到48%。
雖然移民數量不斷增長,移民比例高的國家還是集中在幾個國家。
移民比例最高的國家是阿聯酋88.4%,第二高的是瑞士29.4%。澳洲位列第三(28.2%),遠超美國(14.5%)。
中國是第四大移民輸出國
毫無疑問,在亞洲,中國和印度是遷出移民數量最多的國家。有接近1000萬中國出生的移民生活在中國以外地區。而這些移民,生活在美國就超過200萬人。
國際移民的主體是外來務工人員,而這些外來務工人員主要從事于服務業,中國的海外移民也大多數是勞務移民。各發展中國家在近幾年因環境問題,對海外教育、醫療等資源的需求等因素,使得有移民想法的人越來越多。僅在2015年一年就有約900萬中國人選擇移民海外,位列全球第四。如此可知,不止你有移民需求。
2把握各洲移民趨勢
2015年歐洲和亞洲各接待了7500萬移民,占全球移民總人數的62%。北美緊跟其后,2015 年國際移民為 5400 萬人,占全球移民人數的 22%。在其他地區,非洲接待了 9% 的移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4%,而大洋洲為 3%。
同每個地區的人口數量相比,2015 年國際移民比例最高的是大洋洲、北美洲和歐洲,其中國際移民分別占對應地區總人口的 21%、15% 和 10%。
相比之下,亞洲、非洲(各占 1.7%)和拉丁美洲(1.5%)的國際移民比例相對較小。
然而,亞洲是 2000 到 2015 年期間移民人口增加最為顯著的地區,比例超過 50%(按絕對值計算,增加人口大約在 2500 萬人)。
北美
北美地區移民的主要特征是有大量人口遷入,其中大部分來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其后是亞洲和歐洲。
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國出生人口的國家,而加拿大擁有的外國出生人口數量在全世界排第 7。
北美地區外國出生人口中有超過 85% 住在美國,并超過美國總人口的 14%。盡管2015 年加拿大國外出生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 20%)遠高于美國。但和美國相比,加拿大遷出移民的比重也更高(占國內總人口的百分比)。
大洋洲
大洋洲吸引了大量來自歐洲和亞洲的移民群體。但該區域國家移民的鮮明特征在于有些國家是移民凈輸出國而有些國家是移民凈接收國。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該地區移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且移民數量持續上升,其中部分移民是由來自中國、日本等國的學生組成。
該區域最大的移民通道都是基于遷往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得出。這其中涉及眾多大洋洲外的國家,如中國、英國、印度、越南和菲律賓。很明顯,不同于其他發達國家,澳洲接納的幾乎沒有難民,更多的是吸引經濟較為發達國家的移民。這些國家中有很多在最近幾十年經歷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新西蘭有大比例移居國外的移民,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澳大利亞,但同時也有很多國際移民生活在新西蘭。
亞洲
在亞洲境內進行遷徙的移民數量最為顯著,其次是離開亞洲的移民數量。亞洲內部的移民特征差異也十分明顯。
印度和中國是亞洲遷出移民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但海灣合作委員國家的移民占人口比重遠高于其他國家。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亞洲移民更青睞哪些國家。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大量移民的涌入勢必導致上述受青睞國家移民審批出現排期,因此其移民政策也會相對收緊。如2015年,阿聯酋的移民數量占總人口的88%,科威特的移民數量占總人口的74%等。亞洲地區的移民還和一系列歷史事件相關,如1947年的印巴分治、蘇聯解體、阿富汗長年的戰亂和敘利亞近些年的沖突等。
此外,亞洲境內的勞工移民也是該區域移民的一個重要特征。其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憑借經濟優勢是著名的移民目的地。地理因素在此區域的遷徙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接壤的國家之間遷徙更為頻繁,尤其是在泰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等毗鄰邊界遷徙。
119 區域內的長期移民通道較為鮮明,并主要由短期勞務移民構成,但另外也有數量相對少一些的永久(技能的和家庭的)移民、學生遷徙和被迫遷徙。
歐洲
全球超過一半的移民生活在歐洲,而歐洲的區域內移民也尤其活躍。德國、俄羅斯和英國擁有歐洲最多的遷入移民數量,但瑞士、奧地利、瑞典和愛爾蘭等國移民占人口的比例最高。
在接收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方面,德國是歐洲接收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主要接收了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難民。因此,考慮移民歐洲的朋友們就要注意上述國家的治安問題了。
非洲
非洲存在大量非常規移民,包括大量試圖以非常規方式遷徙至歐洲的移民。沖突、政治動蕩和自然災害等造成了非洲大量民眾流離失所。
同時,非洲很多國家既是難民的主要輸出國也是難民的主要接收國。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移民的重要特征是大量人口遷至北美地區。
墨西哥是該地區遷出移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僅次于印度。該地區如哥倫比亞等國家長期的戰亂也造成了大量流離失所者。
大部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難民的目的地很明顯就是美國,這也是美國逐步收緊移民政策的重要原因。
3得趨勢方知移民價值洼地——澳洲
隨著全球化的節奏,越來越多的人,移居到了海外地區生活,不僅僅旅游,婚姻,學習,工作,養老成為了最主流的原因,更多的是近些年來移民成為了一種大趨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移居海外的人選擇了受青睞的這些國家呢?醫療養老先進?依山傍水?教育良好?生活舒適壓力小?物價適中?
在移居海外之前,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第一步是要明確哪個國家是最適合的,移民的政策及歡迎程度,開放程度,以及個人及家庭是否滿足移民所需最低條件。
明確目標后,對目的地國家的綜合考量,環境、空氣、水質肯定是首要因素,社會福利、工作環境、家庭的幸福度、未來孩子的教育、養老等一些指標也是十分重要的。
說了這么多客觀條件,你也可以追求一個高福利、自主性強的穩定生活,移民澳洲絕對是一個經得起細細推敲的最佳選擇。
為何澳洲是洼地?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又在打廣告,但是聯合國緊急和社會事務部的官方數據是客觀的,也不會騙人。
首先,相比傳統移民國家美國、加拿大等傳統移民國家和歐洲發達國家,偏安一隅的澳洲并沒有難民問題的困擾。
其次,由于過于受青睞,大量移民的涌入,美國、加拿大這兩個傳統意義上的移民首選近年來逐步收緊移民政策,移民門檻逐步提高。
那澳洲到底適不適合移民呢?再用數據告訴你!
IOM根據2016年人類發展指數、2016年國家脆弱程度指數和2017年護照自由度指數進行綜合排名。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聯合國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
即以“預期壽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質量”三項基礎變量,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綜合指標。
綜合對比澳洲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人類發展指數穩居全球第二位!遠超英美!
雖然在今年的報告中聯合國主要引用的是2015和16年的數據,但分析的趨勢是適用于今天的。
其完善的福利保障、健全的社會體系、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高福利的醫療環境及頂尖的教育品質讓其一直成為移民首選國家。
想要在世界移民大潮中獨占鰲頭、挖掘到價值洼地,必須明白趨勢和調整的意義,才能進行趨勢決策。
在我們這個時代,把握未來的大趨勢,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重要。
為什么?原因只有一個字,快!在我們這個時代,經濟、技術、生產方式、社會形態、商業模式等等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發展的速度都要快。
移民,同樣如此。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7-30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7-31 14:00~16: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8-01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