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辦理美國移民的看過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是全球學術界最大的盛事之一。自10月2日2017年度諾貝爾獎頒獎周拉開帷幕起,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瑞典。這半個多月來,隨著2017年度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諾貝爾獎的話題一直是熱門新聞。
在獲獎者揭曉前,華裔科學獎張遠成和她的丈夫帕特里克·摩爾成被認為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熱門人選。甚至已經有人為他們想好了獲獎后的殊榮:如果張遠夫婦能夠獲獎,他們將是歷史上第五對夫妻一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夫婦。
然而,和我們期望相去甚遠,最終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三個美國人。
今年,中國人又一次無緣諾貝爾獎。這些年來,中國人的諾貝爾獎之路似乎走得尤為艱難。想當初,中國沒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代,我們只能安慰自己,我們也有很多華人科學家獲獎,他們的祖籍都是中國。
可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出生,一直保有中國國籍,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唯莫言和屠呦呦二人而已。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還是太少。
諾貝爾獎依舊離我們很遙遠,高不可攀。這也導致了很多想要移民美國的人直接忽略了EB1-A“杰出人才”移民,這一審批時間短,費用低,直接獲得永久綠卡,被美國移民局視為第一優先級別的移民項目。
申請人曾經獲得過一項或一項以上的重大國際知名獎項。
要求的就是諾貝爾獎、奧斯卡獎、奧林匹克獎等獲得者。
但事實上,美國移民局并沒有對申請此類移民的人有什么硬性規定。它還有第二種申請條件:
下面10項標準只要滿足3個即可申請
★ 獲得過國家級或國際性獎項;
★ 專業協會會員;
★ 媒體報道過申請人及其成就;
★ 在所在領域擔任過評委;
★ 在所在領域,做出過獨創性、原創性的重要貢獻;
★ 刊物期刊等重要媒體上發表過專業作品,如學術論文、書籍、學術文章等;
★ 舉辦作品展覽或其他展示活動;
★ 在工作機構、專業組織擔任重要職務;
★ 薪資、報酬或待遇遠遠高于其他同行;
★ 在表演、藝術上獲得商業方面的成功,有票房收入、DVD 等的銷售量證明
是不是還是覺得這文字太官方正式,條件看上去還是高大上。別急,小編這就把它翻譯成大白話文,看完后你會發現:
EB-1A其實真的沒有那么遙不可及
研究員、副教授以上職稱、醫療專才等想要申請,完全都不是事,EB-1A仿佛就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對你們來說,EB-1A觸手可及。
職稱:研究員
學歷:碩士以上
發表論文:20篇以上,其中至少10篇國外核心期刊(5年內)
研究項目(全國性):5個以上(5年內)
得獎(全國性):3項以上
會員:至少要國內相關領域的學會會員
國內外會議:15次(5年內)
專業受訓:10次(5年內)
職稱:副教授以上
學歷:碩士以上
發表論文:15篇以上,其中至少5篇國外核心期刊(5年內)
研究項目:3個以上(5年內)
得獎(全國性):3項以上
會員:至少要國內相關領域的學會會員
國內外會議:20次(5年內)
專業受訓:10次(5年內)
能評上研究員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哪個沒發表過論文、研究過項目、參加過會議和培訓啊。
藝術界人士
學歷:學士以上
公開表演/展覽、演出:15次以上,(至少5次全國性或3次國際性展覽)
得獎(全國性):2項以上
報導:至少2篇以上個人報導
會員:至少要國內相關領域的學會會員
評審/裁判:10次以上(5年內至少4個全國性或2個國際性比賽)
作品售價高
體育界人士
重要比賽得獎:15次以上,(5年內至少5個全國性或3次國際性比賽)
裁判:15次以上(5年內至少5個全國性或3個國際性比賽)
會員:至少要國內相關領域的體育學會會員
報導:至少2篇以上個人報導
醫療專才
級別:副主任醫師以上
發表論文(全國性):5篇以上(5年內)
研究項目:3個以上(5年內)
有兼任講師/教授
得獎:2項以上
會員:至少要國內相關領域的醫學學會會員(例如骨科醫生要是骨科醫學會會員)
國內外會議:5次(5年內)
專業受訓:5次(5年內)
能評上副主任醫師的,想必也不差那幾篇論文、那幾次會議了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身懷絕技,都能稱得上是“杰出人才”。不要自己給自己先定了“不杰出,不人才”的定義,從而錯失了這么好的機會。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8-01 15:00
地址:視頻號直播間
時間:2025-08-18 08:18
地址:鼓樓街88號綠地商務中心1010室-南京澳星
時間:2025-08-22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