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洲生活的小伙伴們,總能體會到澳洲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那么在二代移民的眼中,她的體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就隨小澳一起來體會一下,Jane這位華人媽媽第一次帶從小在澳洲長大的十歲女兒回國時的感受。
為什么選擇在十年后回國
華人媽媽Jane移民到澳洲的時候,她的女兒Jessica才10個月大。一開始因為孩子太小,后來因為擔心孩子不適應,所以在10年里,Jane從來沒有帶Jessica回國。不過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輪流到澳洲來看望小Jessica,Jessica也很喜歡爺爺講的中國神話。
她常常仰著臉、用中文問
“爸爸媽媽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
“中國真的有美猴王嗎?”
“爺爺,你會不會Jackie Chen的功夫啊!”
……
今年,Jessica十歲了,Jane覺得是時候帶Jessica回國看看!
剛下飛機,Jessica就興奮地不行,對什么都感到很新鮮,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可有些問題,連Jane也回答不上來。
很多年沒回國的Jane,被中國的巨變深深震撼,她說,“我覺得自己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
母女二人被中國發展所震撼
讓母女兩個人都很震驚的就是國內的高鐵了,在買票的時候,Jane還很擔心高鐵上會很擁擠,像她十年前經常搭的綠皮火車一樣,悶熱、吵雜。可是她很快發現,高鐵上的座位又寬敞又舒適,擔心完全就是多余的。
當列車開動的時候,母女兩個人都非常驚訝,以前只是聽說高鐵很快,真正坐在里面,看兩旁的城鎮和道路飛快略過時,才是真的體會到了。
不僅如此,在回國之后,Jane也發現國內的生活很是方便。
出門不需要帶錢包,無論去哪里,就算是路邊買水果,帶上手機掃一下就能直接付款,另外打車、共享單車、美團、飛豬…這些新科技讓她覺得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的東西!
Jessica可比她學的快多了,畢竟她是從小在電子設備里泡大的!
不過母女倆人回國最享受的還是吃。Jane滿大街尋找那些她小時候愛吃的東西,一樣一樣地給女兒買回來嘗。
“媽媽小時候最喜歡吃這個,這個叫冰糖葫蘆。”
“這個是麥芽糖,你聽他用錘子敲糖的聲音多好聽。”
Jessica總是纏著Jane,“我們點個外賣吧?我會用美團了!”
坐在家里不到十分鐘,外賣就送到了,經常連外賣費都省了!
生活上的便利以及各種現代化的設施讓母女兩人都嘆為觀止,但是回國的這段時間,也確實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
還是覺得澳洲更適合生活
國內的空氣質量確實沒有澳洲好,每次出門,Jane都堅持讓女兒戴口罩。
國內人也很多,經常在地鐵上和公交車上擠得密不透風,Jessica不愿意擠,說“媽媽,我們等下一輛好不好?”Jane卻無奈地搖搖頭,“下一輛只會更擠…”
國內的美食雖然好吃,但是兩人的腸胃也犯了毛病。在街邊吃點東西,很快肚子就不舒服。Jane也不知道是不適應,還是吃的不干凈…
Jessica回國之后受到了親戚朋友們的熱烈歡迎,他們都是第一次見這個澳洲長大的小女孩。
可是Jessica有幾次偷偷跟Jane說,“我不喜歡他們總拍我的頭!”
“為什么我都說了我不喜歡吃,他們還往我的盤子里放?”
“為什么他們一定要我吃這個?”
“為什么他們會問我的成績?這太奇怪了…”
Jane不知道怎么跟女兒解釋,只好說
“他們只是想讓你多吃點”
“他們只是表示熱情…”
“這只是他們的習慣,你可以表示你真的不想吃…”
到了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Jane問女兒,“感覺怎么樣?”
Jessica小聲地說,“我想家了,我們幾號回澳洲?”
Jane不知道該說什么,畢竟女兒從小在澳洲長大,對澳洲的一切都已經熟悉了。回國的新鮮感一小時,依然還是有諸多的不適應……
不得不說,第一代移民對從小生活的地方,多數都是懷念的,可是從小就生活在澳洲的第二代移民,卻很少和祖國有這樣緊密的聯系,所以說,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澳洲生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8-18 08:18
地址:鼓樓街88號綠地商務中心1010室-南京澳星
時間:2025-09-09 14: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9-13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