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香港立法會會議上,教育主管部門針對社會熱議的高等教育公費資助政策作出重要回應。教育局局長明確表示,正在對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中的"本地生"認定標準進行系統性評估,相關政策調整方案預計將在新學年聯合招生程序啟動前正式公布。
現行政策與調整方向
目前香港公立高校實施雙軌收費機制:本地學生每年學費固定為42,100港元,非本地學生則需承擔全額教育成本。數據顯示,近三年通過聯招系統獲得資助學位的隨遷家屬子女數量呈現明顯增長,從62人、68人激增至185人,引發社會對教育公平性的廣泛討論。
消息人士透露,政策調整可能涉及以下方向:
增設居住時長門檻:要求隨遷家屬在入學前滿足特定在港居留期限(如連續居住36個月)
建立差別化資助體系:新增"非資助本地生"類別或實施分級收費制度
過渡期安排:對已獲批人才計劃的家庭子女設置政策緩沖期
多方博弈下的政策考量
香港高等教育界人士指出,現行政策存在雙重矛盾:一方面需要維系本地居民教育權益,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國際人才引進競爭力。高才通人才協會會長尚海龍強調,教育質量是73%高端人才選擇來港的關鍵因素,若政策調整失當可能影響香港人才戰略實施。
教育部門對此回應稱,正在綜合參考英國、新加坡等地的成熟經驗,并與八大公立院校密切協商。重點保障每年15,000個本地生名額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研究通過擴展非聯招渠道或設置彈性學額等方式平衡各方訴求。
政策走向與影響預測
業內人士分析,政策調整將重點關注通過聯招系統入讀八大院校的群體。目前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比例上限已放寬至40%,但針對隨遷家屬的具體限制細則仍待明確。值得關注的是,相關部門已承諾將嚴格遵循《基本法》第36條關于香港居民權益保障的規定,確保政策調整的合法性。
隨著2024/25學年招生季臨近,預計相關政策細則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揭曉。教育界建議有意通過人才計劃赴港的家庭密切關注政策動態,提前做好子女教育規劃。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5-0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5-23 10:00~17: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5-30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