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五,小澳都將在這里等您,為您梳理近期值得關注的頭條事件。以下,是今天篩選出的4條速覽:
1、這35萬多人助力香港成為“亞洲一哥”
2、AI 進軍加拿大邊境篩查
3、美國全面取消“第三國面簽”
4、希臘官宣重磅新政
Part 01
這35萬多人助力香港成為“亞洲一哥”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9日發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的第9位躍升至第4位,位列亞洲之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這充分證明特區政府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努力取得成效。
圖源:imd官網截圖
香港在排名中三個人才競爭力因素均連續第二年上升。其中:
「吸引力」(Appeal)排名攀升8位至第20;
「就緒度」(Readiness)和「投資及發展」(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的排名均上升1名,分別位列第3及第12。
各項指標方面,香港的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繼續高踞全球第一,財務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而管理層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
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排名》位列亞洲第一,證明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在教育、創新科技及引進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對路向和收到成效。香港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優秀的科研人才,是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匯聚地。政府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持續堅定投資教育,支持院校不斷革新優化,發揮一流大學優勢,配合院校擴容提質,又推行獎學金計劃等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全方位吸引各地優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鞏固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配合教育強國戰略。
人才政策成效顯著
超過35萬宗獲批,為港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特區政府申明人才在科技等發展的關鍵作用,在2024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9月1日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深圳—香港—廣州”集群亦首度排名全球第一,足見粵港澳大灣區在創科方面獲得國際的高度肯定,是全球各地創科人才開拓和發展事業的理想之地。”
發言人表示:“本屆政府招攬人才措施效益顯著。我們會繼續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適時作出優化,加強培育本地相關人才,同時進一步提升人才庫的多元性及人才計劃的成效,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更強大的人才支撐。
截至今年八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52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我們歡迎外來的優秀人才及其家人持續落戶香港,充實我們的勞動力,有效優化我們的人口結構及填補人力資源的缺口,為本港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港府新政倒計時
赴港簽注或放寬,延長到14天
2025年施政報告即將公布,今年6月,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就開始征詢全港的意見,截至8月18日,已收到超過6900份意見。相關政策預計將會有新的變動和計劃,為人才留港安居樂業提供輔導。這座國際大都市的人才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眾多建議中,有幾個格外引人關注:
內地逗留簽注延長到14天
在大灣區內地9市簽注逗留時間延長到14天,每次簽2次,同時實施一簽多行。(“一簽多行”是指深圳居民可以申請辦理的一種特殊赴香港旅游簽注,即在1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地區,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7天)
現在一簽多行只對深圳實施,不過若是9市都實施一簽多行的話,大灣區之間的來往會更加密切!
擴大一簽多行到4個直轄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這4個城市消費能力比較強,但它們離香港較遠,這些地方的游客來香港,大部分都會選擇住宿。
建議對這4個直轄市開放一簽多行制度,一次來香港維持7天,第二次簽注開始可以選擇留港7或14天。
對于其他自由行的城市居民,也可以放寬,在沒有不良記錄的前提下,第二次簽注實施自主選擇7天或14天。
此外,像高才通等各類投資和人才入境計劃的潛在申請者,有必要加深對香港的了解,所以增加逗留期限也能幫助更多優秀內地人才申請宜居香港。
除了以上建議外,還有很多如“引導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回香港發展”、“借鑒內地經驗加強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等。但建議最終能否被采納還得看9月17日發布的最新《施政報告》。
Part 02
AI 進軍加拿大邊境篩查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正計劃引入一項人工智能(AI)工具,用于篩選所有入境或回國旅客,以預測他們是否存在違法風險。據媒體報道,這套名為旅客合規指標(Traveller Compliance Indicator, TCI) 的系統,已經在6個陸路口岸進行測試,預計將于2027年底在全國范圍全面啟用。
01
AI如何運作?
• 合規分數:系統會基于CBSA過去五年的旅客數據,為每位入境旅客分配一個“合規分數”;
• 風險篩查:被AI判定為“高風險”的旅客,可能會被送往二次檢查;
• 數據依據:包括旅客的出行方式、同行人員、證件類型、車輛牌照,以及以往的入境記錄。
CBSA在提交給聯邦庫務委員會的報告中表示,這一系統的目標是:縮短邊境處理時間;改善旅客體驗;提升邊境安全。目前每年約9,600萬名旅客通過加拿大邊境。CBSA報告稱,若要跟上增長趨勢,至少需要數百名額外邊境官員。新系統的引入,被視為以科技緩解人力不足的方法。
不過,專家和移民律師對AI篩查提出了警告:
• 可能存在偏見:AI訓練數據若帶有歧視傾向,可能加深對部分國家旅客或移民群體的偏見。
• 影響人工判斷:多倫多大學教授指出,“一旦風險評分呈現給官員,就可能嚴重影響他們的判斷。”
• 潛在風險:移民律師擔心,該工具可能導致非加拿大公民更容易被觸發入境審查,甚至影響入境資格。
02
成本與未來計劃
• 截至目前,CBSA已投入1,530萬元開發該工具。
• 一旦全面實施,每年運行成本預計約70萬元。
• 2027年底前:全面應用于所有陸路口岸。
• 后續:推廣至海陸空入境口岸。
03
目前執行情況
• 去年共有284萬名旅客 接受二次檢查;
• 截至2024年8月20日,已有134萬人被選中接受二次檢查。
• CBSA強調:TCI只是“輔助指標”,不會取代邊境官員的自主判斷。
AI的引入無疑會改變未來加拿大邊境的檢查模式。雖然官方宣稱這是為了提高效率和安全,但外界擔憂的“隱形歧視”問題也不容忽視。隨著系統逐步推進,如何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的考驗。
Part 03
美國全面取消“第三國面簽”
9月6日,美國國務院發布最新政策通知:
即日起,所有非移民簽證(NIV)申請人,必須在其國籍所在國或合法居住國的美國大使館/領事館,進行簽證預約與面簽。
原有的“第三國面簽”渠道全部取消。
重點如下:
1??已經預約了第三國面簽的,一般不會被取消。但如果申請人主動變更或在第三國重新預約,可能面臨高拒簽風險。
2??今后所有非移民簽證申請人(B1/B2、F1、H1B、L1等),都必須在其國籍國或居住國的美國使領館申請簽證。
3??申請人若是以“居住國”為依據,需提供充分證明(比如長期簽證、工作或學習文件)來確認真實居住身份。
4??申請人若選錯了地點并繳費,不退不換也不能轉到其他使領館。
5??非移民面試預約的等待時間,因地點而異。在其國籍或居住國以外申請的申請人,可能會等更久才能預約得上。
以下幾類情況不受影響:
A、G、C-2、C-3、北約簽證的申請人
外交或公務簽證(無論類別如何)的申請人
聯合國總部協議相關簽證的申請人
因人道主義原因、醫療緊急或基于美國國家利益的例外申請。
影響最大的簽證申請人:
包括商務簽證(B1/B2)、學生簽證(F-1)、工作簽證(如H-1B、O-1)、交流訪問簽證(J-1)在內的多數簽證類別,都將受到影響。
尤其是對于來自印度、中國、巴西等美簽需求量極高地區的申請人來講,該新規影響非常大。
以在美留學生(F1簽證)為例,以往很多學生可以在假期飛到加拿大或者墨西哥辦續簽,一般幾天即可,但現在必須回國遞簽,時間和費用成本顯著提高。
對于在美工作的 H、L、O簽證持有人而言,也要回國辦理續簽,雇主的用工安排將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探親簽證申請人也將受到波及,過去依靠免面簽快速獲簽的父母或老人,如今需要排隊預約面試,等待時間將更長。
Part 04
希臘官宣重磅新政
當地時間9月6日,第98屆塞薩洛尼基國際博覽會在希臘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隆重開幕。按照慣例,希臘總理會借此平臺宣布了一攬子改革措施,重點涉及大規模減稅、工資上漲、住房市場干預及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米佐塔基斯形容,這是“自民主恢復以來希臘最大膽的稅制改革”,預計將惠及逾400萬納稅人。十大核心舉措如下:
● 所得稅率整體下調2%,并根據子女數量進一步遞減,多子女家庭最高可免稅;
● 25歲以下青年免稅(≤2萬歐元),26–30歲適用9%稅率;
● 養老金“個人差額”2026年減半,2027年取消;
● 為軍人和外交官加薪,惠及151,422人;
● 2026年起農村ENFIA減半,2027年免除;
● 偏遠島嶼增值稅減免30%;
● 調低住房與汽車的生活標準計算,惠及50萬納稅人;
● 降低房東租金稅,年租金收入在1.2萬–2.4萬歐元之間的部分,僅征收25%稅率(原為35%),如實申報者還可享有額外減免;
● 建設2000套新公寓,25%分配軍人,75%分配無房公民;
● 擴大對自由職業者、國防及制造業投資、中小企業的扶持。
在演講收尾,米佐塔基斯強調:“我們高度重視希臘的發展,我們關心每一位希臘公民。”他總結指出,塞薩洛尼基國際博覽會的核心信息是:把希臘放在首位,同時優先考慮每一位公民的福祉。
希臘經濟恢復增長
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快國家
近年來,希臘經濟在擺脫債務危機后恢復增長,在全球營商環境指數中快速躍升。曾因債務危機被視為“歐洲病人”的希臘,如今通過稅制改革、投資激勵和數字化政務,重建了國際投資者信心。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最新報告顯示,希臘成為了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國家。
該報告通過10大維度來評估營商環境,包括:政治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市場機會、政策環境、對外貿易與投資、稅收制度、融資環境、勞動力市場、基礎設施、技術與創新環境。
希臘在吸引和接納高凈值人士方面,相較于其他歐洲國家擁有顯著的比較優勢。這些財富雄厚的高凈值人士選擇在希臘定居,投資房地產并進行高額消費,從而帶動當地經濟增長。根據專門為富裕客戶提供移民咨詢的Henley & Partners估計,2025年預計將有約1200名外國百萬富翁遷入希臘,這批高凈值人士的總財富或將達到77億歐元,使過去十年希臘百萬富翁數量累計增長達24%。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因素是針對國際收入的優惠稅收政策。不僅如此,作為歐洲比較具有競爭力的投資移民通道,希臘憑借25萬歐元起跳的靈活投資方案,成為全球廣受歡迎的黃金簽證項目!尤其室中國申請人的青睞!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澳星頭條》,我們下周再見吧!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8-18 08:18
地址:鼓樓街88號綠地商務中心1010室-南京澳星
時間:2025-09-09 14: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9-1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