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東巖在匈牙利十余年,推廣中醫,行醫治病,并熱心公益活動。她在匈牙利傳播中國文化,舉辦書法體驗課、漢服體驗課,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交平臺中醫養生保健宣傳視頻拍攝,參與非遺作坊。
張東巖與中醫結緣的道路十分坎坷。她說:“我小時候經歷過兩次重大意外,對我造成了嚴重打擊。”兩場重病讓張東巖對醫院產生了心理陰影,消毒水、麻醉藥、針管,每一樣東西都令她產生強烈抵觸。在上大學之前,她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的人生會和從醫緊緊相連。
高考填報志愿時,為幫助女兒克服心理障礙并掌握自我保健能力,父母為她選擇了中醫專業。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張東巖看到銀針就不自覺發抖,額頭都滲出了汗珠,更別提拿起銀針針灸了。
直到有一次晚自習,張東巖第一次翻開針灸書籍,她深深地被書籍中的內容所吸引,銀針的背后蘊藏著深厚的中醫智慧。她說:“中醫不僅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哲學。”
自此,張東巖開始認真研習針灸。晨光熹微時,她對照銅人模型辨識穴位;暮色四合時,她研讀典籍探究經絡奧秘。中醫的辯證論治如同鑰匙,為她開啟生命和諧之門,銀針起落間既療愈他人,亦重塑自我。
2015年,張東巖作為志愿者到匈牙利實習。在海外行醫,張東巖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語言問題。她輾轉于各個診所之間,一邊觀摩前輩老師如何治病,一邊學習匈牙利語。
她用本子記下如何用匈牙利語進行中醫術語的表達。本子上寫得滿滿當當,頁面被翻得翹起了邊。張東巖沒日沒夜地背,白天她作為助教,學習用匈牙利語和患者進行簡單溝通,晚上她挑燈夜讀,將晦澀的字詞反復練習,最終她考取了匈牙利語中級水平,拿到了匈牙利行醫的語言“通行證”。
張東巖在匈牙利當中醫志愿者期間,當地進行了中醫行業的改革。這讓張東巖有了獨立開設診所推廣中醫的機會。她說:“中醫講究陰陽平衡、經絡穴位、治病求本、天人合一。”中醫不需要分門別類,僅靠醫師的一雙手來進行整體身體狀況的診斷。在起步階段,張東巖花了許多功夫讓外國人接受中醫理念。
張東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年女患者,她踝關節受傷出不了門,無法到診所,于是張東巖便讓她在家靜養。在此期間,張東巖向她推薦了艾灸療法,通過視頻和圖文,她耐心地告訴患者穴位的位置,一步一步地教她如何自己艾灸。
這也給了張東巖靈感。從這以后,每次給外國患者診治完后,她都會給他們留“家庭作業”,告訴患者家屬能緩解癥狀的穴位位置。她說:“為了讓自我治療更有效,我通常會在患者的皮膚上面畫圈和箭頭標明按摩穴位,定期讓他們拍攝按摩視頻‘交作業’。”
定期的“家庭作業”讓養生逐漸成為他們的習慣。在更熟悉的環境進行自我診療,又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除了治療結果,我希望他們在治療過程中也保有愉快的心情。”張東巖說道。
2023年,張東巖加入了英國葉柳忠醫師的尋真療法夏令營,進一步開展對中醫的學習和研究。張東巖負責的是一名被耳鳴困擾多年的中醫推拿師。經過經絡診脈,張東巖判斷她是膽經和脾經有問題,因此患者焦慮易怒、情緒不穩定。
張東巖說:“按摩和針灸一脈相承,都是對經絡的疏通。她懂技法,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于是張東巖每天都會和患者進行“話療”調節心情,早晨也會拉著她打八段錦,在一呼一吸之間修養心性。
在治療過程中,這位推拿師也以自身經驗指導張東巖完善推拿手法。這種“醫患共修”的模式讓張東巖深有感觸:“治療不僅是單向輸出,患者反饋更能激發醫者對傳統療法的創新思考。”尋真療法養生營讓“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在張東巖心中扎根,她說:“關注患者心態,以患者需求為本,是每個中醫的責任。”
談及未來,張東巖表示將繼續完善中醫臨床工作,舉辦更多文化活動,推動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深度融合。她說:“為心靈行善,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努力做到問心無愧。”
如果您對匈牙利移民資訊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多最新信息,咨詢熱線:028-82006366。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5-0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5-23 10:00~17: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5-30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